10月30日上午,在宿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1+X”新闻发布会上,宿迁市医保局发布了宿迁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进展情况。
在参保门槛上,宿迁全面取消户籍限制。常住、就业的外市户籍人员,可直接在我市参加基本医保。其中,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可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
为激励连续参保,宿迁市医保局设置大病保险封顶线。2025年7月1日起,对纳入大病保险的合规医疗费用设置50万元封顶线。同时,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激励机制。
? 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可提高大病保险封顶线5000元;
? 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险封顶线5000元。
? 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政策规定的大病保险封顶线的20%。
有激励也有约束。对2025年起参保之后出现断保又再次参保的,重新计算连续参保年数。每断保1年,其大病保险封顶线降低3000元,累计降低总额不超过政策规定的大病保险封顶线的20%。
针对特殊群体的待遇等待期政策也尽显温度。每年的第四季度参保人员应当一次性缴纳下一年度的居民医保费,自次年1月1日起享受医保待遇。
? 新生儿出生90天内按规定参加居民医保并缴费到账的,不设置待遇等待期,并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
? 退役军人以及随迁的未就业配偶及子女、职工医保停保人员、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户籍迁移人员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等转换身份人员,身份转换时未参加居民医保的,自身份转换之日起90天内参加居民医保并按规定缴费到账的,自缴费到账次日起享受所缴费年度居民医保待遇。
在医保筹资方面,宿迁也充分考虑民生需求与实际情况。宿迁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420元,与2025年度相比保持不变,财政补助标准按照不低于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给予资助。
为了保障高校、中高职院校学生应保尽保,宿迁将进一步优化高校、中高职院学生参保财政补助标准及参保缴费流程。此外,建立高校、中高职院校代收代缴机制,市医保部门会同财政、税务、教育、卫健、人社等部门印发《关于做好我市高校、中高职院校学生参保代收代缴工作的通知》,明确高校、中高职院校学生由学籍所在院校统一办理参保登记,个人缴费部分由学校在收取学费时一并代收代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