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华域汽车发布公告称,拟以2.06亿元收购公司控股股东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汽清陶49%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华域汽车将持有上汽清陶49%的股权。
上汽清陶成立于2023年11月,由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共同投资设立,其中上汽集团持有其49%的股权,清陶能源持有其51%的股权,公司主要产品为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
据悉,目前上汽清陶在乌海、成都、宜春、昆山、台州等地布局了生产基地,形成了从材料研发到电芯、模组的完整产业链,相关产品已搭载于上汽旗下车型量产。比如刚刚上市的全新MG4,就搭载了上汽清陶的半固态电池。也因此,华域汽车此举被视为正式进军固态电池领域。
作为行业公认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由于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了液态电解质,具有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充电速度更快等多重优势,正成为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
纵观市场,当前国内主要的汽车电池企业几乎都在布局固态电池。比如国轩高科,6月中旬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其金石全固态电池PACK系统已完成初步开发应用工作,并开启装车路测。
孚能科技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度也已从实验室阶段进入中试生产交付阶段,计划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蜂巢能源也正在全力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与量产进程,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其2.3GWh的半固态量产线上,试生产第一代容量为140Ah的半固态电池。
而在车企端,包括比亚迪、长安、上汽、广汽、奇瑞、东风等在内的企业,亦相继发布了固态电池上车计划,从时间来看,大家不约而同地将固态电池量产、上车关键节点卡在了2026、2027这两年。
伴随着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宁德时代预测:固态电池2027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相关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预计2030年前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或规模化。